街道“一把手”要守住底线
全市67名街道党政正职集中接受纪律作风教育
《深圳特区报》
“守住底线,才能走稳走远。我把这句话送给在座各位街道书记、主任。你们事多权重,干得好造福一方,干不好扰乱基层。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务必敬畏法纪,务必知足常乐,务必择善而从。”
21日,全市街道党政正职纪律作风教育培训班课堂上鸦雀无声。市纪委副书记陈波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67个街道“一把手”陷入深思。
去年以来7名街道“一把手”落马
去年以来,我市连续查处7名街道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约占全市街道党政正职的10%。
陈波表示,以案为鉴,按照市委书记王荣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丘海的批示,市纪委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对全市各街道党政“一把手”进行集中培训。在全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的时间节点,加强基层街道“一把手”纪律作风教育尤显重要和紧迫。“深圳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往往还兼任街道办事处主任,权力较大,容易出事。而一旦出事,对基层的影响相当大。加强教育,防微杜渐,是预防基层腐败的抓手,也为各区、各街道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基层的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心目中党和政府的形象。陈波说,基层的党员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四风”问题依然存在。“作风问题,往往是腐败的先兆。基层的作风问题,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基层干部进行作风教育,迫在眉睫。”
领导干部要敬畏法纪知足常乐择善而从
作为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全体街道“一把手”前往市廉政教育基地深圳监狱接受警示教育。高墙内的另一个世界,给他们带来深深的震撼。福田区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悦华向记者表示,“来监狱参观,更觉得自由的珍贵。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很有必要。”
“一位监狱干警曾告诉我,新入狱的犯人中最难适应的人群就是落马的官员。此前生活富足、受人追捧,如今沦为阶下囚、遭人唾弃,巨大的落差令他们难以接受。” 陈波告诫街道“一把手”们,务必敬畏法纪,知足常乐,择善而从。要想不出问题,就必须守住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熟悉法纪、党纪、政纪,要心有所忌。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怕,那才是最可怕的。其次,要将前人的教训当做自己的教材,常思贪欲之害,常思亲人之爱,常思自由之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务必择善而从。”陈波真诚地向67位街道“一把手”们赠送交友十六字诀:“朋友要交、选友要准、交往有度、不离原则”。
街道“一把手”为何易“出事”?
事多权重、监督缺位是重要原因
能当上街道“一把手“的,通常都在此前的工作岗位上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才得以重用。为何一些干部到了基层抵挡不住诱惑呢?市纪委副书记陈波向记者剖析了其中原因。
一是深圳的街道管理职能多,事多权重,有些还涉及土地、旧城改造、房地产项目等“高危领域”, 环境复杂,诱惑多。二是深圳大部分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同时兼任办事处主任,党政一肩挑,个别人头脑一热,容易染上“一言堂”的恶习,甚至滋生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三是相关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对街道“一把手”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那么,落马街道“一把手”们违纪违法有哪些共性呢?陈波也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
第一是官商勾结,权力寻租,重点在土地、工程、房产等领域。在市纪委查办的相关案件中,这类案件占了82%。第二是任人唯亲,在人事安排、工作调动方面谋取私利。最典型的案例中,一个街道办书记在身边安排了21个亲戚朋友。第三是违纪违法手段隐蔽,在作案方式方法上煞费苦心。第四是私欲膨胀,受贿金额与所掌控资源成正比。第五是案件暴露的方式几乎相同,绝大多数是案中案牵扯出来的。
有参加培训的街道“一把手”事后向记者表示,这番分析十分到位,尤其是制度建设亟待完善,部分街道“一把手”手中权力很大,每年经手的财政资金以亿计,还掌握了大量工程项目,“管住权力,还是要靠‘制度的笼子’。全市应在健全制度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