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6位代表委员应邀接听深圳晚报“两会连线”,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成最大热点

居民烦心事说给代表委员听

深圳晚报记者 陈莉


“市民来电火爆说明市民对我们代表委员寄予厚望,我们定将不辱使命,把大众呼声传递到两会上去。”昨天上午,6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来到深圳晚报接听两会连线,在1个半小时的连线时间里,市民来电此起彼伏。

两会连线原定于昨日9时30分开通,早就有市民等候在电话机旁,迫不及待地向代表委员反映问题。面对市民的信任,魏达志代表、郑学定代表、姚晓明委员、崔军委员、张俞强委员、赵青委员表现很给力,他们冒着寒风提前赶来,接听热线时一个比一个认真。市民反映的问题涉及不同领域,随迁家属社保问题、医疗改革、教育、旧村改造、保障房、交通等民生问题是市民最关注的。

今年,深圳晚报与深圳新闻网进行报网联动,深圳晚报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1913382117)还在网上征集“微提案”、“微建议”,网友们对这种全新的形式给予积极支持,发表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热线活动结束后,代表委员走进深圳晚报和深圳新闻网共同合办的两会直播室接受深圳晚报记者的访谈,深圳新闻网记者还对两会连线进行了采访。深圳晚报还开通了邮箱(szwblianghui@163.com),市民除了登录深圳论坛和关注深圳晚报官方微博外,还可以继续发邮件反映社情民情。

 

市民来电

李奶奶 有生之年希望住上新房

年近80岁的李奶奶是鹿丹村的居民。她致电姚晓明委员反映,10年前,市政府就承诺要对鹿丹村拆了重建,但现在10年过去了依然没动静。如今,鹿丹村已经成了危房,重建又遥遥无期。她希望姚晓明委员能够帮忙呼吁解决这一问题,让她在有生之年住上新房。

 

女士 装个红绿灯让孩子更安全

女士致电向张俞强委员反映,大冲村旧改启动后,铜鼓路上多了许多泥头车来来往往,这条路是南山外国语学校学生上学必经之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学生们过马路很危险,家长们为此担惊受怕。

 

吴莉莉 水管太旧喝黄水多年

吴莉莉家住天威花园小区,她向魏达志代表反映,他们小区有一栋旧楼水管很旧,导致小区居民喝黄水多年。此事虽然反映了多年,但长期得不到解决。

(深圳晚报记者 陈莉 整理)

 

 嘉宾声音

 魏达志代表

把市民心声带上“两会”

魏达志代表接听完市民热线以后感触很多。他说虽然对市民反映的许多民生问题并不陌生,但与市民直接对话后,更直观地感受到市民急迫的心情。“市民的来电,是对代表委员的信任。”魏达志代表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会尽快将市民反映的问题形成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带到“两会”上,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深圳晚报记者 陈莉 整理)

 

郑学定代表

问题年年提 年年没解决

 接听热线的一个半小时中,郑学定代表一刻没停,几乎“粘”在电话上,还在纸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在代表和委员中,他接听的来电最多,有13个。“许多问题是年年提,年年得不到解决。例如南洋大厦消防隐患问题,我们都去考察过,几个月了还没解决,一个部门推给另一个部门。”郑学定代表说。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整理)

 

姚晓明委员

民生是第一位的

对市民 先生反映的小梅沙缺乏统一规划,现在都没开通天然气的问题,以及 女士反映说保障房申请下来却无钱购买的问题,姚晓明都仔细聆听。姚晓明准备在“两会”上提出关于2012年底所有公立医院实现药品的零加成的提案,这样“阻断了医院、医生与医药代表之间的利益,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因为民生是第一位的。”(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整理)

崔军委员

加强基层社会组织作用

今年,如何建立社会治安长效机制仍然是崔军委员关注的问题。崔军委员建议加强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如社区工作站、社区文艺团体、社区义工等最基层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这些组织让人与人之间联系和沟通多起来,改变大都市邻里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深圳晚报记者 赵东眉 整理)

 

张俞强委员

深圳文化要更自信

张俞强委员认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特点就是多种文化在这里形成的冲突、矛盾。深圳文化的创新就是将这些方面进行整合,然后形成深圳文化的内涵。深圳文化自信了,深圳人就可以是包容、向善、创新和敢于担当的代表。(深圳晚报记者 赵东眉 整理)

 

 赵青委员

 不能忽视社会道德建设

2011年9月28日到11月14日,深圳晚报连续进行“五个孩子难养一个娘”的报道。这一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了市领导、普通市民的强烈关注。这一事件,从发现、挖掘、推进、到最后协调解决,因为有媒体介入与监督,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最终得以解决。这一事件留给人们许多思考,给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深圳晚报记者 赵东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