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召开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现场会
深宝律师所结对社区服务模式在全市被推广
深圳律师网 2006年 10月 13日
随着我市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活动的不断深入,此项活动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成为近期市司法局与市律协工作的重点。实效性和持续性是此项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宝律师事务所与福永街道办福永社区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先导,相互协作、积极探索出了一个初步解决这个难点的模式,得到市、区委、市司法局的领导们的肯定。市司法局于 2006年 10月 11日 专门召开工作现场会向全市推广。
此次现场会由市司法局邹从兵副局长主持,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福永社区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情况,并听取了福永社区、深宝律师事务所、福永司法所、福永街道办、宝安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沟通和协作”成为大家一致推崇的“重要”经验。邹副局长要求各区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各律师事务所对此项工作要长抓不懈,做到“组织、人员、场地、工作制度、具体工作”五个落实。邹副局长还指出市委、市政府和社区居民对我们此项工作的评价就是检验此项工作成败的标准,市司法局将以深宝律师事务所与福永社区的模式为基础,制定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具体的考核标准,指导全市的“法律进社区”工作。
深圳市律师协会陈治民副会长、法律援助与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黄振辉主任、张改梅副主任以及深圳各区司法局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附深宝律师所服务模式总结:
让法律走进社区,让人人享有法律服务
广东深宝律师事务所
为了落实2006年中央、省、市提出的“基层基础年”的任务和目标,根据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关于“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稳定”的指示精神和市委副书记谭国箱同志在全市“法律进社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市区司法局和深圳市律师协会安排我所30名专职执业律师进驻福永街道辖区的13个社区,按照福永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的统一部署,参与福永街道13个社区的“法律进社区”工作,为社区依法治理提供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保障服务,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下面就我所在前一阶段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律师热情参与。今年5月11日,宝安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区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动员大会,会后,福永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在 5月 18日 在全区率先组织召开了福永街道组织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动员大会,对“法律进社区”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在会上,13个社区的负责人与我所签订了《“法律进社区”服务协议书》,并当场举行了社区居委会主任与驻社区律师的首次见面会,动员大会结束后,驻点社区的律师还在万福广场举行了“法律进社区”大型法律咨询活动。
2、进得去、站得住,法律服务效果好。福永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积极为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完善硬件设施,先后拨款30万元用于“法律进社区”工作,并由街道司法所负责处理各社区“法律进社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社区驻点律师积极主动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在动员大会后的第二天就到社区进行了走访和交流,争取社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目前,各社区已配置了宽敞明亮的律师专用值班室,主要交通路口张贴了驻点律师的咨询电话,制作了办公桌台卡、服务联系卡和驻点律师工作证。社区驻点律师以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担任机关企业法律顾问、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律师接待日、法律援助、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法律服务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的依法治理和综治维稳工作,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即享有便利优质的法律服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截止至 9月 30日 ,我所驻点律师进社区共计420人次,接待社区群众2350人次,举办法律咨询32场次,举办法律讲座13次,培训人数达5300人,调处纠纷63宗,代理其它法律事务38宗。
3、积极构建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长效机制,让律师在社区“呆得久、做得好”。为了使“法律进社区”工作不流于形式,使“法律进社区”这个平台真正成为律师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展示律师良好社会形象的平台,我所从工作之初就在考虑如何让我们的驻点律师能长期在社区呆下去并发挥积极作用这一问题。在汲取过去工作教训的基础上,我所及时制定了《广东深宝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办法》,从“法律进社区”工作的目标、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要求、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方面对律师坚持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如何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进行了规范,把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落到实处,成为执业律师的一项权利义务,从而保证驻点律师能“呆得久、做得好”。
二、坚持“七结合”——不断创新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中,我所非常注重律师事务所在参与社区法律事务中的指导作用,经常组织律师研讨律师专业服务与社区居民法律服务需求之间的切合点,具体指导驻点律师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我所律师在“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坚持了“七结合”,将“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把“法律进社区”工作与街道、社区中心工作相结合,社区驻点律师通过参与街道、社区的中心工作,掌握中心工作中的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预防法律风险,了解街道、社区一段时期内的矛盾纠纷苗头。例如,我所律师积极参与街道办对辖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清理,就清理过程中的依法行政问题提供了法律意见;在城市化转地工作中,我所律师积极配合街道办、居委会处理城市化转地补偿问题,鱼鳁地开发户与养殖户的经济赔偿问题,积极参与转地补偿协调会议,利用驻点律师谙熟法律善于解纷止争的专业优势,使街道和社区的一些重大群体性纠纷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今年5月份,兴围、福围社区的23户养殖户因不满鱼鳁开发户的经济补偿,拒绝清塘交地并多次聚集在上级有关部门上访,如养殖户不及时清塘交地,将直接影响深圳机场第二跑道的开工建设。情况紧急, 5月 28日 ,我所黄振辉、邬建军、方俊川律师应街道办通知组织23户养殖户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想法,通过说情说理说法,最终经过8个多小时的努力,23户养殖户终于同意在 6月 1日 前自愿清塘交地,确保了深圳机场第二跑道的如期开工。由于工作扎实有效,社区驻点律师受到了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的高度评价。
2、把“法律进社区”活动与综治维稳工作相结合,通过参与信访工作,处理群体性事件,促进社区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如在处理金石雅苑房地产项目的延期交楼纠纷一案中,该项目的93户业主不满开发商严重延期交楼,多次到市、区政府信访办上访,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后,我所律师积极介入业主纠纷的协调处理,深入了解了延期交楼的原因,明确告知上访的业主,该纠纷属于法律纠纷,不属于信访处理范围,业主可循法律途径处理,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购房合同或要求开发商支付延期交楼的违约金。经过社区驻点律师的解释,业主们放弃了不明智的做法,采取理性的态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把“法律进社区”活动与各项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通过在社区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全面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律师在基层社区依法治理环节中的作用。如针对城市化后本地居民思想意识、法律意识有待提高的问题,福永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委托我所律师编印了《城市化管理法律法规汇编》,共印发10000册分发至居民学习,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律素养和城市意识。
4、把“法律进社区”活动与民间纠纷调处、排查工作相结合,驻点律师积极投身参与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及司法调解工作,进而通过身边实际案例现身说法,深入浅出讲解,促进社区居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5、把“法律进社区”与社区法律讲座相结合,社区驻点律师在与社区居委会、学校协调基础上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将法律知识普及到居民和学生中,同时还开展辅助性的形式多样的宣传,如发放法律宣传资料,法制图片展览等形式,不断提高居民和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今年6月份,我所与福永街道司法所联合制作了127幅普法宣传展板到各社区巡回展出共16场,并由社区驻点律师现场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此外,我所还选派了10名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律师受福永街道办的聘任担任了福永成人学校、福永中学、中心小学等10间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上法律课,使法律进学校,法律走进青少年心中。
6、把“法律进社区”与法律咨询相结合,通过当面法律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多种咨询形式,随时提供服务,增强活动的时效性并快捷地解决法律疑惑,想尽办法便利社区居民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
7、把“法律进社区”与法律援助工作相结合,关注社区弱势群体,及时地提供便民免费服务,使社区需接受法律救济人员获得法律的帮助。
三、对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的体会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大力支持是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关键。“法律进社区”工作是推动基层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搞好依法治理的新尝试和新举措,在“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党委政府是推动“法律进社区”工作和搭建“法律进社区”工作平台的最重要力量,也是“法律进社区”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决定因素。
2、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是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重要原因。驻点律师作为“外来人员”,在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开展活动等方面均需要社区的紧密配合,离开了社区的支持,律师能力再强,业务再精,在“法律进社区”工作中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同时“法律进社区”工作是一项便利基层群众的公益性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之始,福永街道的13个社区就大力支持配合驻点律师的工作,在办公场所的调配、工作设备的购置、举办活动、与居民联系方面均派出专人负责,使“法律进社区”工作顺利开展。
3、要建章立制。律师事务所应将“法律进社区”作为事务所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法律进社区”的律师业务指引、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等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法律进社区”工作成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自觉行动。
4、要了解社情民意。深入了解驻点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矛盾纠纷特点是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前提,只有对所驻点的社区情况吃熟摸透,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纠纷特点和规律,对重复发生多次出现的矛盾纠纷了然于胸,才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才有保证。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在前一阶段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法律进社区”的各项制度还需建立、健全和完善;二是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对驻点律师的工作满意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三是律师参与社区法律事务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共同探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