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网络资源

公司状告政府:法院判五指山市政府赔偿3千万


信息来源:南方法治  时间: 2008-10-28  

11年前,通什市(现五指山市)政府与海南通澳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约定共同出资建设淡水净化厂。在港澳公司完成85%的土建工程后,市政府无法按照合同的约定出资,项目由此停工。港澳公司把市政府告上了法院,要求偿还投资款等近6千万元。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五指山市政府向通澳公司赔偿投入款29319000元和代付款745341.90元及利息。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3年,通什市(现五指山市)政府决定委托海南通澳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承建通什淡水净化厂工程。1997年,双方在合同书中约定,通什淡水净化厂总投资额为11500万元,通澳公司承担总投资的75%8500万元,通什市政府承担25%的出资约3000万元作为项目配套资金。

合同签订后至19999月,通澳公司完成了水厂项目土建工程量的85%,包括综合楼、高位水池、加氯间、加药间等。但通什市政府无力解决其投入的3000万元配套资金,项目由此停工。20014月,通什市政府向通澳公司发出《关于通什水厂继续建设方案的通知》,要求通澳公司在四个解决方案中作出选择。通澳公司表示不愿意继续投入,由市政府单方作为项目执行人,通过其他途径继续完成淡水净化厂的建设。通什市政府在 2001 5 10 以通府函[2001]24号文对通澳公司的选择予以确认。

2001 11 22 ,五指山市审计局向市政府出具了《关于五指山市淡水净化厂资产的审核报告》,该报告确认了通澳公司的投资资产总额为72798084.29元。同年 12 10 ,五指山市建设与国土环境资源局与通澳公司签署《通什水厂工程资产移交书》,正式移交了该项目。

辩论焦点:合同是否已经解除?

在庭审上,五指山市政府称,双方正式签订的合同书尚未依法解除,通澳公司要求返还投资款于理于法无据。

对此,法院认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通什市政府无法按照合同的约定出资,向通澳公司发出《关于通什水厂继续建设方案的通知》,通澳公司回函确认,这表示双方的水厂工程合同已被协商解除。

如何确定通澳公司的前期投入从而确定赔偿的依据?法院认为,从五指山市审计局出具的《关于五指山市淡水净化厂资产的审核报告》中,已经确认淡水净化厂项目资产总额为72798084.29元,扣除其中政府贷款投入的设备外,其他的土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的资金投入共计29319000元,应属于通澳公司在该项目中的实际投入。此外,根据证据显示,五指山市政府还应向通澳公司赔偿其代政府支付的设备相关费用745341.90元。

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了判决,判令五指山市政府向通澳公司赔偿投入款29319000元和代付款745341.90元,并从 2001 12 10 日起 按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标准计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