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律协动态

前海腾飞:健全的法制环境是关键

——“前海深港合作高端法律论坛”在深圳举行

深圳律师网201212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爱诗致辞

 

市律协张勇会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市律协副会长梁建东主持论坛

 

市律协前海发展战略委员会执行主任顾东林做主题演讲

2012128日下午,由深圳市律师协会、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律师杂志、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前海深港合作高端法律论坛”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前海将试点建立深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前海的腾飞依赖于健全的法制环境等成为法律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爱诗,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副司长丘征、行业处处长穆益斌、管理处处长曹阳、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梁震、深圳市法制办主任王璞,前海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曹海雷以及香港中联办法律部、深圳国际仲裁院、广东省律师协会、香港律师会、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深圳市司法局、美中友好协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与400多名法律界人士共同探讨前海深港合作议题。论坛由市律协副会长梁建东主持。

市律协张勇会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感谢对司法部、省司法厅、省律协、市司法局的指导和支持及各界人士对深圳律师业的关注,指出,前海开发战略给深圳律师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论坛凝聚更多法律人士的智慧,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积极服务于前海开发战略实施,助其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经济中心和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促进中国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

深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有望在前海先行先试

梁爱诗女士在致辞中表示,2003年签署的CEPA为内地与香港律师事务所联营提供了很优越的基础环境,粤港律师应把握前海给深圳特区带来的更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争取深港两地律所紧密无私的联营机制,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香港律师会在《律师行业前海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前海法律服务“紧密联营”模式的构想:由两地律所按照协议约定,在前海组织一个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并以该所的名义对外提供法律服务,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允许合伙人律师事务所和香港律师事务所在内地全面提供涉港、涉外服务,由相关的司法行政机关制定关于律师业合作的法律法规,包括组织的业务范围与规则。香港律师会在前海报告中还提出了“混业经营”,即前海设立的紧密型合伙律师事务所允许内地律师、香港律师共同经营,聘用与法律服务相关的会计师、税务师、评估师等专业人士,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曹阳处长代表司法部律师工作指导司致辞并表示,目前,香港律师事务所在内地设立了代表处70家。司法部对于探索完善两地律师事务所联营方式已经开展深入调研论证并广泛听取香港包括律师业在内的各方意见,初步研拟了落实方案,倾向性意见是在审核港澳合作的框架下,在广东先行先试,启动两地律师事务所实现合伙型联营,探索在前海试点建立两地律师业更紧密合作关系。

前海腾飞: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关键

曹海雷主任介绍,到2020年,前海要打造成为亚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世界服务贸易基地,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1500亿,目前入园企业达到300多家,前海一号工程月底将竣工进行试点。面对由此带来的广阔法律服务业发展空间,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市律协前海发展战略委员会执行主任顾东林、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主任梅向荣、香港律师会副会长林新强、香港三叶集团执行官郑礼明、深圳国际仲裁院联络处处长肖黄鹤分别围绕“一国两制”下前海发展定位、深圳律师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律师业创新、深港法律服务业合作实践、商事仲裁如何服务前海发展主题展开演讲,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如下建议:一、建设透明、高效的法制环境,探索前海独立的立法权、司法权,实行高度自治;二、在前海建立中国律师学院,打造一支能在世界范围内执业的中国律师队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双向的法律人才储备;三、鼓励香港仲裁机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深港民间调解组织合作,为前海企业提供商事仲裁服务、商事调解服务等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四、建立法律查明机制、成立WTO和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五、加强律师行业制度创新、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拓展法律服务国际化视野,推动中国律师行业创新。

八届律协将律师参与前海法律服务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此前已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深入开展调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论坛是深圳律师积极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探索创新法律服务领域的又一积极举措。论坛集聚了法律人的智慧,汇聚了锐意创新的观念,为深港律师业乃至中国律师业创新发展模式、助力前海打造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做出了积极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