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律协召开第十一届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主任会议
发布时间: 2022年1月21日
2022年1月20日下午,第十一届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委”)第一次主任会议在市律协会议室举行。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曹海雷、市律协会长张斌出席会议,国际委顾问朱虹、陈德林、曾宝庆、副主任封海滨、尹秀钟、刘怡、主任助理王偕林、李莉、秘书长车艳梅、秘书彭杨姗、梁新越、志愿团律师代表陈植锋、苏家辉参加会议,律协监事邹红芳、秘书处副秘书长黄红珍列席会议。会议由市律协理事、国际委主任高文杰主持。
高文杰主任通报了国际委委员遴选情况、主任团队的组成和分工安排,对各委员提出了工作要求,并报告了近期的工作。与会人员集中讨论了《国际委四年工作规划》和《2022年国际委工作计划》,达成了初步共识。高文杰主任在会上提出以下三点举措:一是应在政策层面,将涉外法律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之一,作为深圳市的一个重点产业来支持;二是做好涉外律师的各项培训、对外交流活动,打造常规化、专业化并具有影响力的深圳涉外法治论坛;三是对行业、企业用户的涉外法律服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宣传推广涉外律师的风采,宣传正能量,打造各领域的涉外律师专业团队,并与企业、政府、行会建立常态化的联动机制。
张斌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国际委是市律协重要的工作委员会,其承担的作用和功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进一步加强。一是要适应新时代涉外法治的要求,主动参与国际治理,引进和培训先进人才,实现深圳国际律师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争取深圳市政府出台鼓励和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三是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国际业务的品牌,加强调研,精准把握深圳涉外业务的底数,精确盘点本地涉外律师人才的情况,包括公司企业内部的涉外法律人才,以向有关机构和部门推荐人才;四是专注一些涉外重点项目,把深圳打造成国际法律服务的枢纽城市,包括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的建设等。他强调,必须要凝心聚力,聚焦重点、亮点工作,做出国际法律服务新项目。
邹红芳监事表示国际委与监事会进行了良好的对接,相信国际委能将涉外律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建议国际委逐项落实四年工作计划和达成的共识:一是涉外律师业务多元化发展,广泛积聚力量,凝聚涉外律师提供新举措、新建议;二是抢接一些新的机遇,例如RCEP、湾区服务自贸区等涉外业务,提高涉外律师的业务能力;三是国际委可以与市律协的六个涉外专业委紧密合作,在律师涉外业务提升上放开举措,全面提升竞争力。
曹海雷书记对国际委成立以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国际委是市司法局特别重视的市律协工作委员会。深圳打造国际化创新城市,离不开深圳本土涉外律师人才的培养。就如何做好涉外律师工作,他提出了“四个思考”:一是要思考国际委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着力培养涉外人才,并创造条件为涉外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机会,加强对涉外律师的宣传和推介,为市场所知,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思考如何科学制定涉外律师人才发展规划和蓝图;三是要思考如何扩大深圳涉外律师的影响力,加强对外交流,包括与海外律师协会、国际性组织以及东盟之间的合作;四是要思考如何与其他涉外工作委的协作和协调。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涉外律师强化政治意识,指出涉外无小事,必须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最后,他表示,司法局将尽最大力量,支持深圳涉外律师行业的发展,服务好企业,服务好政府,推动深圳涉外法治事业向更好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