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委举办“品牌突围·专业深耕”劳动法律师业务交流会

发布时间: 2025年4月14日

2025年4月10日,“品牌突围·专业深耕”劳动法律师业务交流会在深圳律协成功举办。来自深圳、中山、珠海三地的劳动法专业律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律师品牌建设、劳动法领域深耕的新发展与新机遇。会议由劳动委秘书长凌超主持,监事会指派绩效考核委委员李春畅律师参会。

会议伊始,深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黄远兵致辞。他标示,劳动法作为法律服务的重要领域,既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合规管理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劳动者权益意识的提升,劳动法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他强调,劳动法律师需要在专业化、品牌化方面不断深耕,以更好地服务客户、提升行业影响力。

曾凡新律师以“劳动法专业律师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了他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他提出,劳动法律师需从“专业化基石”“品牌破圈”“团队进化”三大维度发力。专业化是劳动法律师品牌建设的基石,通过知识管理、服务标准化和效率提升,律师可以在行业中树立标杆地位。同时,他强调品牌破圈的重要性,提出通过热点联动、内容矩阵、跨界资源整合以及数字化传播,打造行业IP,提升品牌影响力。他还分享了团队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在AI时代,劳动法律师需要通过高效协作机制和差异化定位,应对未来挑战。

曾兴风律师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企业人员优化的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她从司法裁判观点出发,详细解读了调岗、协商解除、经济性裁员等场景下的法律要点,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她特别强调,企业在人员优化过程中,必须注重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并行,既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兼顾企业的经营需求。

孟庆杰律师围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实务处理技巧”展开分享。她从举证责任、法院认定因素、工资损失计算及社会保险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关键问题。她指出,用人单位若主张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需重点举证“岗位唯一性”“员工已入职新单位”等情形;而劳动者拒不返岗、社保减员记录等亦可作为抗辩依据。同时,恢复劳动关系期间的工资损失计算需结合地方规定,而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补缴问题则需要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实际权益。孟庆杰律师的分享为与会律师提供了宝贵的实务操作指导。

刘贤娜律师聚焦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法服务创新,探讨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下的劳动关系认定与法律服务路径。她指出,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是当前劳动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合作协议”并不必然排除劳动关系,法院更关注“从属性”要素,如工作受控程度、报酬算法规则等。针对新业态企业端的合规风险,刘贤娜提出“专业赋能+产品赋能+协作赋能”三位一体的法律服务路径,包括合规体检、维权指引、数据安全风控等,助力企业平衡灵活用工与法律风险。

彭湃律师详细解读了企业社保缴纳的常见问题与动态应对策略。他列举了“试用期不缴社保”“现金替代社保”等典型违规行为。在此背景下,彭湃律师提出了调整薪酬构成(部分薪酬费用化,增加股权激励、股票期权收入、入股分红)、特殊岗位报酬安排(如针对主播等岗位,可通过签订肖像权使用合同,支付肖像权使用费等方式灵活发放报酬)、工资构成增加社会保险补贴等建议。他还展示了通过合法合规的社保优化方案,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用工成本,提升竞争力。彭湃律师的分享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社保合规解决方案。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律师围绕劳动法业务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劳动法业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品牌化和创新化。

本次“品牌突围·专业深耕”劳动法律师业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深圳、中山、珠海三地劳动法律师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的平台。与会律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交流会,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提升了专业能力。未来,三地律师将继续携手,共同推动劳动法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