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业务综述】“从一宗死立执改判死缓案看二审如何辩护”专题讲座业务综述

发布时间:2018年4月18日 作者:商辩委 责任编辑:业务创新委

2018年414日下午,市律协商事犯罪预防与辩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以及职业培训委员会在市律协多功能厅联合举办 “从一宗死立执改判死缓案看二审如何辩护”专题讲座。业务创新委李鼎律师应邀出席本次讲座,商辩委全体委员及对讲座主题感兴趣的深圳律师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职业培训委副主任徐进初主持。

方亮律师通过分享了自己经办的一起死立执改判死缓的经典二审毒品案件,向与会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开展刑事二审案件的辩护工作。本次讲座专业性强,现场气氛活跃。现就本场讲座的内容综述如下:

一、在司法现状下,二审改判难度极高

一审案件:辩护律师只需要推翻和削弱公诉

二审案件:面对的是一审法院所确认的、固定下来的事实(案件到了二审系已经过侦查机关和预审机关的仔细侦查、公诉机关的退侦补侦和审查起诉以及司法机关一审法院判决的三重确认)

死刑案件:经过一审合议庭提请法院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极其谨慎地讨论。

改判条件:一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二是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

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有错除非量刑存在重大瑕疵,否则基本不予改判。

二、 二审辩护八步法

1.逐字、逐句、逐段、多次、反复研读一审判决书,读懂读透法官裁判逻辑。

一审案件:打掉公诉,也即围绕起诉书开展针锋相对的辩论。

二审案件:推翻一审判决结论及其判决理由。

只有把判决书看明白了,了解法官对案件的分析意见,读懂法官为什么没有采纳一审辩护人的观点,厘清法官做出这样判决的逻辑,揪出矛盾的对立面才能确定最佳的辩护方向。

不同时间阅读判决书所获得的感悟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多次反复,认认真真读懂读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才能充分理解法官的内心思想,为下一步辩护工作打好基础。

2.从零开始,吃透在案证据。

一个原则:从零开始。彻底抛弃一审时所有的辩护观点,重新回归案件证据本身,重新审视控方证据以及查阅所有的庭审笔录,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最新的辩护思路和策略。

两个做法:反面推翻;正面立论。通过重新翻阅在案证据来逐一推翻一审的立论基础,证明裁判不成立。在海量的证据中寻找和挖掘新的事实和证据。

一个亮点:踏勘现场。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案件的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言,精准地理解了涉案场所的地理位置,了解口供的真实性。

3.反复多轮和当事人讨论,吸收其有效观点。

当事人是事件亲历者,对案件事实的把握强过只通过证据拼凑事实的律师,对自己权利维护的迫切性甚至大过律师。所以当事人的意见要反复挖掘,获得有效信息。通过反复多次会见当事人,可以拓宽和丰富了二审的辩护思路,对后期辩护策略的制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学会聆听当事人的意见至关重要。

4.抓住辩护重点,寻找最可能达到的目标。

刑事辩护通常可以从事实、证据、法律三个角度切入,包罗证据矛盾、是否孤证、程序合法性、罪与非罪、法定情节、特殊情节等等维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案件就有一千个辩点,一千个律师就能有一千种辩护方式。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每个案件的每个阶段的辩护策略都必须要有所侧重,如果一锅端把所有的观点都摆在法官面前,让法官在有限的时间内自行挑选并全部吸收采纳是不现实的,只有切中一审判决认定的错误点才可能达到二审改判的目的。所以,学会众多的辩点中筛选出最容易达到的目标,二审改判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5.开展多轮庭前预演。

庭前预演就是模拟法院开庭情形。通过事先准备好开庭提纲、发问提纲以及质证意见等材料,由不同的团队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法官、被告人、辩护人、公诉人等,在不同角度就案件进行激烈的探讨,不断地打磨辩护观点,完善辩护策略,帮助辩护人就庭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在庭审中的应变能力,增强对案件辩护的自信心。

6.庭前积极地与法官沟通联系。

当前的司法现状是,绝大部分法院都是人少案多,因此每个法官身上的担子都颇重。而通过庭前积极的沟通能让法官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案情,厘清案件的争议焦点,防止法官因一审判决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达到最佳的庭审效果。同时,若辩方需要当庭出示相关证据,也需要在事前与法官进行充分地沟通,取得其首肯方可进行。

出示证据时,也要考虑到庭审的法庭是否有播放文件的条件,是否需要自行携带放映设备等,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7.把握好庭审发问,让法官在庭审中形成内心确信。

庭审发问是刑事辩护这顶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庭审发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检验一名刑辩律师是否优秀的试金石。因为不论是质证意见还是辩护意见,都是可以提前准备妥当的,而庭审发问却要根据当事人的回答不断进行临时调整,这对刑辩律师的控场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要求颇高。好的发问可以帮助法官强化对案件事实的印象,引导控审双方思路,也可以为后续质证环节做铺垫。因此把握好庭审发问,让法官在庭审中形成内心确信至关重要,这是需要大量的案件来积累经验的。

8.提交法庭材料可视化。

在做足了前七项基础准备工作之后,我们所要做的最后一步就是将所有的辩方证据和辩护观点形成完备的书面材料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在法官面前,以节约法官的审理时间,加强和加深法官对辩护律师辩护观点的印象。包括但不限于详版辩护词,简版辩护词,查阅到的经典案例,辩方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等。        

(与会者观点仅代表自己的观点,并不代表律协观点)


 

供稿:市律协商事犯罪预防与辩护法律专业委员会